保密工作是体现和保障国家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。保守国家秘密是一种国家行为,也是一种国家责任。学校校史记载着不断继承的党的保密工作优良传统,值此保密宣传月,三馆立足校史资源,结合党媒报道,推出典型保密事迹,弘扬保密精神。
半部电台起家,红色通信建功。长征途中,学校为党中央提供通信联络保障和情报侦察,被毛泽东同志称为“长征中黑夜走路的灯笼”。长征胜利会师后,党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在延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,红色电波传遍大江南北。在这一时期,学校为党中央培养通信技术人才1500余人,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悉敬仰“党的好女儿”张露萍烈士。
1938年10月26日,17岁的张露萍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。她从抗大毕业后,转中央军委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技术,之后调往中央组织部干部训练班,学习国内外政治形势、国统区斗争策略及工作方法等,不久被分配到延安文联做秘书工作。1939年10月,通校学员张露萍受党派遣,秘密打入重庆国民党军统局电讯处及电讯总台,和张蔚林、冯传庆密切合作,在军统局电讯处发展赵力耕等同志为中共秘密党员,成立了中共地下党特别支部,建立了党的“红色电台”,多次提供重要情报,为安全转移重庆地下党机关和捕获妄图潜入延安的国民党特务,作出了贡献。1945年7月,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,年仅24岁。
由于我方打入国民党军统电台地下工作人员身份隐秘,又改名字,加上国民党的严密封锁,无人得知张露萍7人的下落。新中国成立后,由于没有“军统电台案”的资料,烈士名单里找不着他们的英名。
1980年春,当年息烽监狱中共临时党支部负责人中唯一幸存者、小说《红岩》“疯老头”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,获悉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查清在敌人监狱中遇难者问题的指示后,尽管不了解张露萍等人被捕前的具体情况,但对张露萍等人在狱中的表现非常清楚,特意写了《关于张露萍等七位共产党员在息烽集中营被敌人杀害的报告》。他写道:“我作为狱中中共地下支部负责人之一,完全可以为他们7人作证,证明他们确实是我党忠诚的党员,是杰出的爱国志士。”这份报告受到中央组织部和全国妇联的高度重视。叶剑英、雷英夫也提供证明材料。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调研查实,“军统电台案”真相大白。1983年,张露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。1983年11月27日,在烈士殉难纪念日,重庆“中美合作所”集中营展览馆的陈列大厅里增辟了张露萍等烈士的斗争事迹,英名录上增加了张露萍等烈士的名字。
来源:学习时报